股市熔断机制是什么意思
泰壤基金2021-01-0889
熔断机制起源 1987 年10 月19 日美国股灾,道指跌22%,史称黑色星期一,当局遂推出熔断机制,希望透过暂停交易,清除市场上积压的交易,助市场回复冷静。 如何理解熔断机制的概念呢
熔断机制起源
1987 年10 月19 日美国股灾,道指跌22%,史称黑色星期一,当局遂推出熔断机制,希望透过暂停交易,清除市场上积压的交易,助市场回复冷静。

如何理解熔断机制的概念呢?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暂停交易,让市场停止交易一段时间,目的就是避免投资者的过度恐慌,从而减少市场的大幅波动。
美股「熔断机制」简介
1. 熔断机制的目的:这个制度主要目的是希望能藉由设置类似「停损点」的概念,让瞬间疯狂涨跌的市场能够冷静下来,投资人也有时间仔细思考相关的风险与操作策略,不盲目跟风,并恢复市场流动性。毕竟比起大跌,恐慌引发流动性不足,股票卖不掉更让人惧怕...
2. 美股的熔断机制3 关卡:只要触动以下三阶段关卡,股市就会执行暂停交易。
(1) 当日下跌7%:触发第一次熔断,停盘15分钟。
(2)当日下跌13%:触发第二次熔断,停盘15分钟。
(3)当日下跌20%:触发第二次熔断,当日直接休市。
3. 以上的「熔断机制」属于现货市场,这边也额外提一下,美股现货收盘后的指数期货,也有相对的机制,例如投资人常看的「小道琼指数期货」,规则是美国电子延长交易时段之涨跌幅达限制的±5%,3/10 周二的涨幅就达到此限制。
A股2016 年熔断机制回顾
2016年讨论最热门的话题就是A股的熔断机制,从当年一月一日开始实施的短短四天内就两次触及融断机制的门槛,使得陆股提早休市,这举动也引发市场波动与不安。
A股在2015的下半年开始波动加剧,政府对此也研拟因应的措施,于12月份公布「熔断机制」的相关规定,并在今年元月起实施。
所谓熔断机制,就是在交易中,当价格波动幅度触及所规定的范围时,交易将暂停或是休市。现存的熔断机制有两种,一种是熔而断,即价格触及熔断点后直接休市。
第二种是熔而不断,即价格触及熔断点后,暂停交易一段时间。
由于在下跌的盘势中,价格剧烈的变化对市场造成的破坏比上涨的盘势更大,因此,海外市场采用的熔断机制大多是对于盘势的下跌做规范。
而政府推出的熔断机制是依据「沪深300指数」,设出双向(涨与跌)5%及7%两个熔断点。即沪深300指数上涨或下跌触发5%的熔断后,将会暂停交易15分钟,随后恢复交易。
但若收盘前的15分钟(14:45至15:00期间),触发5%或一天内任何时间触发7%,将暂停交易至收盘。
熔断机制的实施,可以让市场下跌的速度减缓,但却无法扭转下跌的态势。
当年元月的第一周已两度触发熔断机制,2016年1月7日沪深300指数甚至在开盘的一小时内跌幅就超过7%,当天上午10点前就宣布停止交易至收盘。
因此在官方权衡利弊得失后,当时决定暂停熔断机制。
- 上一篇:如何选择混合型基金
- 下一篇:创新型基金有哪些特点